近日,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吴祥恩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地质科技通报》(国际知名数据库荷兰Scopus收录),该论文题目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与 L-亮氨酸复配体系中甲烷水合物动力学特征》。
研究采用恒温恒容法研究了功能化(羟基化、羧基化和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L-亮氨酸复配体系中甲烷水合物动力学特征。研究发现,多壁碳纳米管、羧基化和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与 L-亮氨酸的复配,可使甲烷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大幅缩短至 10分钟左右,同时甲烷储气密度可达 136~142 mg/g。复配体系快速的成核速率源于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和 L-亮氨酸二者的“协同增强效应”,这种协同增强效应微观上是多壁碳纳米管提供的多成核位点和L-亮氨酸的疏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项工作展示了新型水合物动力学促进剂纳米材料和氨基酸的复配策略在提高水合物形成动力学方面的优异潜力,为高效水合物促进剂的研发和水合物法天然气储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研究方向。
高储气密度的甲烷水合物点燃实验图
该研究成果由乐鱼平台联合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个团队合作完成。海洋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单文昊为论文第一作者,吴祥恩博士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海南省科技计划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联合项目(420LH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66008,41906060);海南省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1100022);海南省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1100008);乐鱼平台校级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RHDRC202109);“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TPR-2021-23)资金资助。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强基础、重实践、促融合,通过教工党支部“灯塔计划”,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和实施的培训指导、本科生学术论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人才培养与前沿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了基础。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9509/j.cnki.dzkq.tb20230215
(责任编辑:段柏慧)
相关附件: |